while it seems to fit format ‘yyyy-MM-dd‘T‘HH:mm:ss.SSSZ‘
原因:前端对于时间进行了 yyyy-MM-dd hh:mm
的格式化,后端也需要相应的进行格式化不然会出现识别错误如图:
netstat -ano | findstr 8210
结果
taskkill /pid 19432 /f
比如list的大小为2,下标为1 我进行遍历,size为0时,发现不符合我的要求我就进行移除, list的大小就为1,下标就变成了0,原来下标为1的数据就顶替了下标为0的数据 然后for循环就会自动跳出,因为程序认为自己遍历了下表为0的数据,下一条数据又没了 实际上现在下标为0的数据,就是原来的第二条,这样就会造成数据错位
我们就需要用到迭代器iterator,它是一个超级接口,隔离对容器的遍历操作和底层实现,从而解耦。 hasnext()方法是判断是否还有元素 next()方法是获取下一个元素 remove()方法是移除当前的对象
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LONG_TO_CHAR(IN_WHERE VARCHAR, IN_TABLE_NAME VARCHAR, IN_COLUMN VARCHAR2) RETURN VARCHAR2 AS V_RET VARCHAR2(32767); V_SQL VARCHAR2(2000); BEGIN V_SQL := 'select ' || UPPER(IN_COLUMN) || ' from ' || UPPER(IN_TABLE_NAME) || ' where ' || IN_WHERE; EXECUTE IMMEDIATE V_SQL INTO V_RET; RETURN V_RET; END;
有ArrayList和LinkdList,前者底层是数组,后者底层是链表,前者适合遍历查找,后者适合插入删除
有两种情况,第一种就是默认添加,在末尾往List里添加元素,第二种就是指定位置添加内容,原来位置的内容就会向后移动一位。
也有两种情况,第一种就是默认添加,在末尾往List里添加元素,第二种就是指定位置添加内容,把原来位置的内容给替换掉,并返回原来的元素内容。 基于这个set方法,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实现对List元素的交换位置。
int i=0; for (MrhpDiagVEntity entity : mrhpDiagVEntityList) { if (entity.getDiagnosisType().equals("3")) { if (entity.getIsFirst() != null && entity.getIsFirst() == 1) { //诊断为主要诊断时,使用set替换0下标的list,获取旧值填充到当前的位置 MrhpDiagVEntity oldEntity= mrhpDiagVEntityList.set(0, entity); mrhpDiagVEntityList.set(i,oldEntity); } } i++; }